知己知彼,百戰百勝

了解鼻咽癌

鼻咽癌是甚麼?怎樣辨別?如何治療?主演韓劇《繼承者們》而走紅的南韓藝人金宇杉,兩年前確診患上鼻咽癌,暫停全部幕前工作。經過大約一年的治療後,金宇杉病情逐漸好轉,年初更有網民發現他跟女友在澳洲度假。他曾在公開信表示,於短短7個月內,接受了35次放射治療。

男性確診個案較多

鼻咽癌發病及死亡統計

鼻咽癌較多出現於華南、東南亞及北非地區,亦是本港常見癌症之一。2016年,本港共有805宗鼻咽癌新症,佔癌病新症總數2.6%,當中男性及女性分別佔599宗及206宗,比例約為2.9比1。以每10萬人計算,男性的發病率為17.2%,女性則為5.2%。鼻咽癌是本港男性最常見癌症中的第6位;女性方面,則排行第16位。一般而言,40至60歲是鼻咽癌的發病高峰年齡,間中也會出現20至30歲的病例。

本港於2017年共有296人死於鼻咽癌,佔因癌症死亡的總數2.1%。同樣以每10萬人計算,男性及女性患鼻咽癌的死亡率分別為6.6%及1.8%。在眾多致命癌症當中,鼻咽癌排行第11位。參考世界標準人口的年齡分布計算,過去37年,本港鼻咽癌的發病率及死亡率均呈下降趨勢。

鼻咽癌初期病徵

鼻咽癌常見症狀

鼻咽癌的初期症狀跟部分上呼吸道疾病,例如鼻炎、鼻竇炎等相似。如懷疑有這些鼻咽癌初期病徵,應盡快檢查。

如你發現耳鳴、聽力下降、中耳炎經常復發、持續鼻塞、鼻及喉分泌帶血,或者頸部出現無痛腫塊,便有機會患上鼻咽癌,應盡快檢查。倘若腫瘤伸延至髗骨底及腦部,可能引致頭痛、臉部感覺麻痺、複視及牙關緊閉等問題。

鼻咽癌較嚴重的個案,可能引致併發症。癌細胞脹大到某個體積,便會入侵喉嚨、腦部、骨骼等附近結構。除此之外,癌細胞亦有機會擴散到其他身體部位,近則導致腫瘤轉移到頸部的淋巴結,遠則波及肺部及肝部。如發現疑似鼻咽癌的病徵,應及早檢查。

尋找癌症原因

鼻咽癌風險因素

癌症源於身體內有一種或以上的基因突變,促使正常細胞異常地生長,侵蝕附近的結構,並散播到身體其他部位,而鼻咽癌就是由鼻咽表面的非典型鱗狀細胞引起。
患上鼻咽癌的機率受以下因素影響:
  • 遺傳因素
  • 基因出問題或家族生活習慣不良,有機會導致鼻咽癌患者的兄弟姊妹及近親,同樣罹患的風險比一般人高。
  • 病毒感染
  • EB病毒(即淋巴腺熱的病原)在世界各地都甚為普遍,香港大部分成年人都曾經接觸,一般症狀較輕微,但具有某些遺傳基因的人,一旦感染此病毒,患上鼻咽癌的風險也較高。至於病毒如何構成癌症,醫學界仍正在研究。
  • 飲食習慣
  • 以華南地區為例,如長時間、大量進食鹹魚及煙薰食品,也有可能形成鼻咽癌。
換言之,若要減低患有鼻咽癌的風險,應從日常生活習慣做起,盡量避免攝取過高鹽分。也有一些數據顯示吸煙可以增加鼻咽癌的風險,所以亦應避免。

家族遺傳及身體檢查

鼻咽癌診斷方法

要檢查是否患有鼻咽癌,醫生會先詢問相關症狀的情況,以及病歷、家族病史等,也會詳細檢查耳、鼻和喉,以及觀察頸部是否出現腫瘤。然後醫生會使用內窺鏡查看鼻咽是否同樣出現腫瘤,如發現腫瘤,就要從該處切除一小片活組織,以顯微鏡觀察是否惡性,並確定病因。

醫生隨後便會為患者進行詳細評估,包括造影檢查,檢視腫瘤有沒有伸延到頭骨、腦部或神經線等,以診斷鼻咽癌的分期。檢查一般可分為三種分式:

  • 磁力共振掃描
  • 利用磁場構建體內組織和器官細緻影像的大型掃描,患者或須注射造影劑,確保影像清晰。此方法最能清楚顯示微細的病變。
  • 電腦掃描
  • 為體內組織拍攝不同角度的X光片,構成立體影像,檢查癌細胞有沒有擴散。
  • 正子斷層(PET)掃描
  • 經靜脈注入帶有少量放射性的造影劑後,利用掃描器探測體內細胞對葡萄糖的吸收和分佈情況,了解細胞有沒有出現異常狀況,並判斷癌症有否轉移至其他部位。另外,EB病毒基因測試亦有預測病情將來的進展和監測病情的作用。

根據腫瘤的大小及影響範圍,鼻咽癌大致可分為5期:

影響範圍
I期 癌腫局限於鼻咽位置,未有侵蝕周邊組織。
II期 癌腫已經侵蝕咽喉側邊組織,或已經蔓延到鼻咽以外的單邊淋巴組織,但仍未擴散到較遠距離的位置。
III期 癌細胞已經擴散到頸部兩側的淋巴結,但仍未擴散到較遠距離的位置,或者腫瘤已經伸延到頭骨或鼻竇。
IVA期 腫瘤已經伸延到腦部,或已經侵蝕腦神經線,或已經擴散到鎖骨上的淋巴結,或淋巴結已經超過6厘米。
IVB期 腫瘤已經擴散到較遠位置,例如骨、肝臟或肺部。

為鼻咽癌分期,主要目的是協助醫生設計治療方案、計算放射劑量、決定施行方法等。

主要治療手段

鼻咽癌治療方法

治療鼻咽癌主要有放射治療及化學治療兩種方法,取決於腫瘤的位置、癌症分期及患者整體的健康狀況。兩種治療方法可單獨使用或兼用。
  • 放射治療
  • 治療未有遠距離轉移的鼻咽癌主要以放射治療為主,部分患者則可能需要加上化學治療來提高療效,這取決於腫瘤的分期及患者整體的健康狀況。

放射治療,俗稱「電療」,旨在為未出現遠程擴散的患者,以高能量的X光線照射腫瘤,殺死癌細胞;對遠程擴散的患者而言,亦可紓緩擴散所帶來的病徵,例如骨痛。治療需要運用大型儀器照射,一般為期7個星期,通常每週5次;治療過程無痛,亦無須麻醉或住院,事後身體亦不會帶有輻射,故患者無須隔離。

進行治療前,放射治療師須按照患者的面形及頭形,製作塑膠模,以固定身體讓射線準確照射目標。患者戴上塑膠模後,會被安排進行電腦掃描,以便醫生勾劃出腫瘤及須迴避的重要器官,包括脊髓神經及腦幹。最後交由物理學家或放射治療師設計個體化計劃,找出最理想的射綫角度和強度。

放射治療會產生副作用,患者接受治療後,短期內可能出現疲倦、口腔黏膜變乾或潰瘍、味覺轉變、脫髮、皮膚乾燥及發炎、嘔吐等情況;在治療後數月甚至十數年後,患者亦有可能出現聽力下降、牙關硬化、口乾、吞嚥困難、容易氣哽、蛀牙、頸部組織硬化或荷爾蒙失調等問題,應盡早求醫,避免情況進一步惡化。
  • 化學治療

簡稱「化療」,透過靜脈注射或口服形式,將藥物送進體內,一般為期數天。靜脈注射可在日間化學治療中心進行,亦有部分藥物的療程需要住院進行。跟放射治療不同,化療並非針對特定部分的腫瘤,而是讓藥物沿血液運送到身體各部位,擾亂癌細胞的生長及分裂,使其無法增長,自然死亡。

治療可大致分為三種方式:

    • 引導化學治療
    • 安排在進行放射治療之前,用作縮細腫瘤,較適合局部體積巨大的腫瘤,增加局部控制的成功率,並減低腫瘤擴散到其他身體部分的風險,惟若治療效果欠佳,會延遲患者接受放射治療的時機。
    • 放射治療
    • 在進行放射治療時,加入化療,部分藥物可協助輻射線殺滅癌細胞,臨床測試已證實此方法有效增加局部控制的成功率,並提高患者的存活率,但由於兩種治療方式同時進行,副作用會較嚴重。
    • 輔助化療
    • 在放射治療完成後進行,同樣旨在減低腫瘤擴散到其他器官的風險,但部分患者接受放射治療後,身體較虛弱,未必可再接受化療。

  • 外科手術
  • 除上述兩種治療外,透過外科手術切除腫瘤也是治療鼻咽癌的方法之一。不過由於鼻咽癌位於頭部深處,腫瘤難以徹底清除,故通常在癌症持續或復發,放射治療不見效時,才會進行手術。手術期間,可能波及頭部附近的神經,使患者其後出現耳痺、口腔疼痛乾燥、牙關硬化、頸硬等副作用,建議在手術完成後作定期檢查,如掃描造影或內窺鏡檢查,監察康復進度。

健康生活

鼻咽癌個人護理

口腔乾燥是接受治療後常見的副作用,使患者感到十分不舒適,甚至造成吞嚥困難或細菌感染。如患者出現口乾問題,應每天用軟毛牙刷刷牙數次,並在飯後用暖鹽水嗽口。飲食習慣也應改善,例如恆常喝水、以無糖香口膠刺激口水分泌、避免煎炸或酸辣食物,以及避免攝取咖啡因和酒精。

心理質素方面,部分患者確診後會情緒低落,甚至出現恐懼。如有任何疑慮,可先記下問題,並在下一次預約,向醫生尋求專業意見。另外,跟值得信任的人傾訴亦有助紓緩情緒,包括家人、朋友、社工及心理醫生。充足的睡眠也有助紓緩患者的壓力。

紀錄資料​

預備應診

為準備與醫生的預約,患者應記低身體出現的任何異常情況,不論是否鼻咽癌的常見病徵。此外,平日服用的藥物及維他命補充品也要記錄下來。預約當天,患者應由家人或朋友陪同出席,並帶同筆記,以便記下由醫生提供的大量資訊。

聯絡我們

我們中心的開放時間為星期一至星期五09:0017.30和星期六09:0013:00。 如果您想預約或與我們的工作人員交談,請致電+852 3598 9090

如果您想在開放時間以外與我們聯繫,請給我們留言,我們將盡快與您聯繫。

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