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己知彼,百戰百勝
香港概況
作為男性最關鍵的生殖器官,陰莖也跟其餘身體部位一樣,難逃患上癌症的風險,不過出現的機率相對較低,尤其在西方國家。美國癌症協會資料顯示,歐洲及北美洲每年在每100,000名男性之中,只有少於1人確診陰莖癌;在美國,陰莖癌只佔當地男性患癌個案的不足1%。
不過,在男性之中,陰莖癌也有發病趨勢可尋。協會統計指,美國確診陰莖癌的男性平均年齡為68歲;換個方式計算,當地大約8成確診個案都年屆55歲。兩項數據均反映,隨著年紀增加,患上陰莖癌的機率也會因而上升。
至於存活率方面,陰莖癌並非特別難以治療,但效果視乎診斷的時機。根據美國臨床腫瘤學會的數據,整體陰莖癌的5年存活率為67%,但各階段的情況可謂大相逕庭。如癌細胞於確診時還未開始擴散,患者的5年存活率可高達82%;如癌細胞已擴散至周邊組織、器官或淋巴結,5年存活率則跌至約50%;如癌細胞已蔓延到遠距離的器官,5年存活率更只得12%左右。
陰莖的表面與內部均有細胞存在,這些細胞異常生長就會演變成腫瘤,有可能是良性;如屬惡性,就是坊間指的「陰莖癌」。換言之,陰莖內外都有可能發生癌症,但事實上,絕大部分個案皆由陰莖表面的細胞突變形成。常見的陰莖癌種類包括:
陰莖癌病徵
目前為止,陰莖癌的實際成因仍然未明,但科學家已發現多項跟陰莖癌有密切關係的因素,如符合下列情況,就有可能已患上陰莖癌:
上述因素會增加患癌的風險,但陰莖癌也有可能由其他原因促成,因此男性須時刻留意自己的身體,若發現異常狀況,便應向醫生了解。一般而言,陰莖癌的症狀包括:
一旦出現上述情況,不論有否感到痛楚、痕癢等不適感覺,也應求醫,了解是否患上陰莖癌。即使並非癌症,而是其他與陰莖相關的疾病,延誤診斷也會令治療加倍困難。
常見檢查方法
如醫生認為病人有機會患有陰莖癌,將透過不同方法檢查,了解癌細胞(如有)的發展情況;如發現較多徵兆,或需要進行更多形式的檢查,以獲取更準確的資訊。就陰莖癌而言,主要的診斷方式有以下幾種:
一般而言,醫生進行上述活檢或影像檢驗後,已能根據腫瘤的體積、擴散程度等因素,判斷患者的癌症階段。不過,如果患者曾接受手術以檢查附近的淋巴結,醫生便可採用更仔細的標準,量度患者的癌症期數,詳情如下:
0 | 癌細胞只在陰莖的表皮,並沒有生長至更深入的位置,亦沒有擴散到附近的淋巴結。 |
I | 癌細胞生長至陰莖表皮下的組織,但沒有進入血管、淋巴管或神經線,亦沒有擴散到附近的淋巴結。 |
IIA | 癌細胞生長至陰莖表皮下的組織,並已進入血管、淋巴管或神經線,惟仍未擴散到附近的淋巴結。 |
或 | |
癌細胞已生長至尿道海綿體(沿著陰莖底部直至龜頭的組織),但未擴散到附近的淋巴結。 | |
IIB | 癌細胞生長至陰莖海綿體(陰莖頂層兩邊組織的其中一邊),但未擴散到附近的淋巴結。 |
IIIA | 癌細胞已生長至陰莖表皮下的組織,可能已進入尿道海綿體或陰莖海綿體;已擴散至腹股溝同一邊的1至2個淋巴結,但未擴散到更遠距離的部位。 |
IIIB | 癌細胞已生長至陰莖表皮下的組織,可能已進入尿道海綿體或陰莖海綿體;已擴散至腹股溝同一邊的3個或以上淋巴結,或已擴散至兩邊腹股溝的淋巴結,但未擴散到更遠距離的部位。 |
IV | 癌細胞已入侵陰囊、前列腺或恥骨,不論有否擴散到附近的淋巴結,但未有擴散到其他身體部位。 |
或 | |
癌細胞不論有否生長至陰莖更深層位置或附近的結構,但已擴散到附近骨盤的淋巴結,或已突破淋巴結、生長到周邊組織,但沒有擴散至其他更遠距離的部位。 | |
或 | |
癌細胞不論有否生長至陰莖更深層位置或附近的結構,亦不論有否擴散到附近的淋巴結,但已擴散到更遠距離的身體部位。 |
主要治療方法
按以上準則劃分癌症期數,除了讓患者更清楚自己身體狀況外,亦有助醫生更準確掌握患者的病情,達致最佳治療效果。跟大部分癌症一樣,陰莖癌並沒有劃一的治療方式,除了上述癌症期數外,醫生會亦根據患者本身的健康狀況、個人意願等,選取最適切的治療方案,包括:
健康生活
基於上文提及的種種副作用,患者接受治療後也須密切注意個人身體狀況,並做好個人護理,包括時刻保持衞生,以免傷口感染;維持良好生活習慣,例如足夠休息及營養攝取,以及戒掉吸煙等不良嗜好,一方面增強免疫力,另一方面減低癌症復發的風險。當然,最重要還是嚴格遵從醫生的指引,包括定期覆診,以便醫生緊貼患者的康復進度,同時監察任何與癌症復發有關的徵兆。
預防方法
陰莖癌沒有十分明確的成因,因此難以定論甚麼方法可完全杜絕患癌的風險。然而,根據上文提及的風險因素,某些措施或有助減低陰莖癌的發病機率,例如戒掉任何形式的煙草,從而減少身體吸入致癌物質;恆常保持陰莖清潔,並在性行為前做好安全措施,以免陰莖受感染;父母也應積極考慮為初生男嬰割包皮,避免日後出現包莖等情況。
常見問題
先談染病成因,陰莖癌是源於細胞突變而不斷增生,最終演變成惡性腫瘤;HPV及愛滋病均主要由身體接觸感染,例如與此等疾病的患者進行性行為、共同針筒等。另外,陰莖癌與其他性疾病對患者的禍害也不相同,前者可擴散至附近淋巴結或其他組織,不但影響身體機能,嚴重者更會致命,因此必須及時診斷並接受治療;愛滋病主要影響患者的免疫系統,使其更容易染上各種罕見病患;HPV病毒可引發更多併發的性疾病,但也有更多個案可自行痊癒。
陰莖癌的早期病徵包括腫痛、流血、出疹、散發異味等。由於這些病徵未必完全由陰莖癌引致,如你發現此等情況,應先多加注意,例如每天記錄相關情況,觀察任何變化;但若然情況長期(大約4週)沒有好轉,甚至明顯加劇,則應從速求醫,向醫生了解背後原因,以免患上陰莖癌但延誤診斷,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機。
陰莖癌是一種惡性細胞腫瘤,如未能及早發現並治療,很大可能會繼續生長並擴散至陰莖的其他位置,破壞周邊組織,最終使陰莖未能發揮正常的性功能,甚至日常的泌尿功能也會受損。即使撇功能受損,陰莖癌本身也會引致腫痛、紅疹等症狀,一旦缺乏妥善治理,患者要進行性行為也加倍困難。
治療對性功能的影響視乎治療方式及癌症階段。例如部分患者需要以外科手術把陰莖全部切除,性功能必定大幅受損。另外,即使患者並非接受外科手術,但本身病情嚴重,癌細胞已擴散到陰莖的其他位置,損害正常的組織,性功能也會受一定程度的影響。至於病情較輕的患者,只要接受治療後跟從醫生指示,做好個人護理,待副作用消退後,性功能也可逐步回復。
復發風險十分視乎患者的自身情況。例如部分個案病情已漸趨嚴重,治療效果有限,只能作紓援病徵之用,難以完全防止其他正常組織受癌細胞影響,那陰莖癌復發的機會相對較高。另一方面,如患者於康復後再度出現與陰莖癌相關的風險因素,包括繼續吸煙、再次感染HPV病毒或愛滋病等,也有機會引致陰莖癌復發,因此患者接受治療後,仍須時常保持良好衞生及護理。
我們中心的開放時間為星期一至星期五09:00至17.30和星期六09:00至13:00。 如果您想預約或與我們的工作人員交談,請致電+852 3598 9090。
如果您想在開放時間以外與我們聯繫,請給我們留言,我們將盡快與您聯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