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己知彼,百戰百勝

了解骨癌

香港概況

骨癌可分為原發性和擴散性,即是指由其他部位的癌症擴散至骨組織,當中大部分個案屬擴散性骨癌。至於原發性骨癌,即始發於骨骼細胞,罕見得多。美國癌症協會資料顯示,原發性骨癌的個案僅佔不足0.2%。常見的原發性骨癌有以下三種:

  • 骨肉瘤(Osteosarcoma):主要發生在持續成長的骨組織
  • 軟骨肉瘤(Chondrosarcoma):由軟骨衍生而來
  • 尤文氏肉瘤(Ewing tumors):骨髓中未成熟的細胞衍生

骨肉瘤及尤文氏肉瘤主要發生在兒童、青少年及年輕的成人,年齡介於10至25歲之間。根據帝國癌症研究基金會(Cancer Research UK)數據,2017年,英國每10萬人分別有0.9名男性和0.8名女性患上骨肉瘤,男性發病率略高於女性。而軟骨肉瘤則大多發生在成人身上,診斷年齡平均為51歲。原發性骨癌的發病年齡比普遍癌症都年輕得多,雖然其新症數字每年皆不在常見癌症排名之列,但殺傷力絕對不容忽視。

不同類型原發性骨癌的存活率皆有不同。美國癌症協會資料顯示,若及早發現病情,患上骨肉瘤、軟骨肉瘤和尤文氏肉瘤的5年存活率分別是77%、91%和82%。

骨癌的成因至今未明,有關研究仍持續進行,但以下因素會增加骨癌風險:

  • 曾接受放射治療 – 若過去曾患癌症而需接受大量放射治療,該處演變骨癌的機會會略高;
  • 佩吉特氏病 – 這種骨病會令骨骼漸漸變形,引致痛楚和骨折。佩吉特氏病的長期患者演變為骨癌的機會較高;
  • 以往曾患良性骨腫瘤 – 若曾患良性(非擴散性)骨腫瘤,演變成骨癌的機會相對較高;
    視網膜胚胎細胞瘤 – 假如有這種罕有眼癌的遺傳因子,患骨肉瘤的風險也比較高;
  • 患有某些其他罕有的遺傳性疾病,如李法美尼綜合症,也會增加患骨癌的風險。

骨癌病徵

骨癌常見先兆、症狀及病徵

骨癌的症狀因腫瘤所在部位和嚴重程度而異,不同種類的骨癌,腫瘤會生長在不同部位。

  • 骨肉瘤最常見於下肢、小腿和上臂;
  • 軟骨肉瘤最常見於大腿、盆骨、肋骨、上臂及肩骨;
  • 尤文氏肉瘤最常見於盆骨、大腿和小腿。

由於原發性骨癌甚少受大眾關注,加上早期病徵不明顯,是最難以預防及察覺的癌症之一。不過,也不代表無跡可尋,以下是原發性骨癌的病徵:

  • 腫瘤附近感到骨痛 – 早期骨癌患者可應會在夜晚或活動時才感到痛楚,例如走路時腿痛。隨著癌症的發展和活動的加劇,痛楚會變得更為明顯和持久。
  • 背部疼痛 – 骨癌患者早期有持續且難以解釋的背痛。
  • 關節腫脹和僵硬 – 如果腫瘤生長在關節附近,關節會變得腫脹和僵硬,患者的活動能力或會減低,而且活動時感到痛楚。
  • 壓迫症狀 – 由於骨腫瘤壓迫神經血管,骨癌患者早期的肢體遠端會有麻木感。
  • 骨質弱化 – 骨骼變得脆弱,甚至出現骨折。
  • 其他 – 患者可能會出現不太典型的骨癌症狀,包括重疲倦、發燒、消瘦。

常見檢查方法

骨癌診斷方法

當醫生懷疑病人可能患有骨癌,會先進行初步及簡單的檢查,例如身體是否有疼痛、變形或有明顯腫塊。如上述測試顯示病人很可能患有骨癌,醫生會採取進一步檢驗,作更準確判斷,主要有以下方法:

驗血

抽血檢驗鹼性磷酸酶(ALK-P)。由於鹼性磷酸酶大量存在於肝臟、骨骼等器官,臨床上經常用於肝臟及骨骼方面疾病的評估。如果患上骨癌,ALK-P濃度便會上升。

影像檢查

a. X光檢查

X光檢查是診斷骨癌的必要項目,可初步了解腫瘤的所在位置、大小侵犯程度等,例如癌症部位的骨頭可能看起來「參差不齊」,而不是堅固的。雖然醫生可透過X光判斷是否有腫瘤,卻無法判斷腫瘤的惡性程度。腫瘤是否惡性,需組織切片化驗才能得知。

b. 骨頭同位素掃描(Bone Scan)

進一步檢查全身骨骼是否有其他的病灶,有沒有轉移至其他骨骼,及評估骨腫瘤活性。

c. 電腦斷層掃描(CT)

電腦斷層掃描是一種特殊的X光檢查,利用電腦分析影像,可由橫斷面評估腫瘤的大小、侵犯範圍、與鄰近組織及神經大血管或關節的關係、比較正常的骨骼與患部間之差異。也會進行肺部電腦斷層(Chest CT),因為肺部是腫瘤最容易發生轉移的位置。一般的X光檢查,不易發現較小的肺部病灶,所以需進行電腦斷層。

d. 磁力共振(MRI)

磁振造影可精準定位出骨肉瘤侵犯的範圍,了解腫瘤是否侵蝕鄰近的脂肪、肌肉、其他器官、血管和神經。

e. 正電子掃描

正電子掃描對細胞新陳代謝的情況有極高敏感度,特別適合用於識別早期癌細胞病變,而且可以辨別腫瘤是否已經出現擴散的跡象和癌症期數。

經上述方式診斷後,若醫生發現病人患有骨癌,或會作進一步檢驗,以準確判斷病人患癌的期數。判斷患癌早晚期的因素包括腫瘤的體積、有否擴散,以及有否擴散到更遠的身體組織,其細分階段如下:

IA 腫瘤直徑不多於8厘米,未擴散到附近的淋巴結。
IB 腫瘤直徑超過8厘米,未擴散到附近的淋巴結。/腫瘤生長在骨骼不只一個位置。
IIA 腫瘤直徑不多於8厘米,尚未擴散到附近的淋巴結或遠處。癌症屬高級別。
IIB 腫瘤直徑超過8厘米,尚未擴散到附近的淋巴結或遠處。癌症屬高級別。
III 腫瘤生長在同一個骨骼上多個位置,尚未擴散到附近的淋巴結或遠處。
IVA 任何體積的腫瘤,並且可能生長在骨骼不止一個位置。雖未擴散到附近的淋巴結,但已擴散到肺部。
IVB 任何體積的腫瘤,並且可能生長在骨骼不只一個位置。已經擴散到附近的淋巴結,亦可能已經擴散(或未擴散)到肺或其他骨骼。

主要治療方法

骨癌治療方法

一經診斷後,醫生便會為確診骨癌的病人選擇最適切的治療方式。而骨癌的治療方法視乎其類別、擴散範圍、患者年齡和健康狀況而定,主要有以下的治療方法:

1. 手術

骨癌最重要的就是手術治療,局部腫瘤切除手術就是切除癌細胞組織加上周圍一些正常組織。在以往的手術就是截肢,但是現在的手術目標是盡量保全肢體。現今手術技術加上術後的化學治療及放射線治療,可以較容易保全肢體。

2. 非手術治療

a. 化學治療

化學治療藥物種類繁多,通常是靜脈注射劑,有時亦會採用藥片裝。由於化學治療是使用藥物殺死癌細胞,所以有可能引起副作用,例如疲倦、作嘔、胸悶或脫髮。化學治療常用於骨肉瘤和尤文氏肉瘤,但較少用於軟骨肉瘤。醫生常在手術前後為患者做化療,有助腫瘤切除手術和防止復發。

b. 放射治療

放射治療利用射線殺死癌細胞,即用放射光束瞄準癌細胞,令其萎縮。但大多數癌細胞不容易被輻射殺死,因此需要高劑量。但是,高劑量會損壞附近的健康組織以及神經和血管。而大多數時候放射線是用於治療無法切除的癌細胞。

健康生活

完成骨癌手術後的個人護理

患者在手術後或需接受物理治療。另外,如果接受了截肢手術,更需要裝上義肢,從而恢復正常活動能力。與此同時,患者亦要定期覆診,留意康復進展和復發機會。

預防方法

骨癌預防方法

前文提到,骨癌的實際成因未明,醫學界仍未找到有效預防的具體方法。再加上早期病徵不明顯,是最難以預防及察覺的癌症之一。所以如果骨骼出現無故疼痛,就應盡快求醫。

常見問題

骨癌常見問題

如初步發現骨癌病徵,應如何處理?

上文提及很多骨癌的病徵,例如背部疼痛、關節硬化等,其實是不少都市人的常見問題,未必完全由癌症引致,因此若你發現自己出現上述情況,毋須過分憂慮。不過,由於原發性骨癌的症狀並不明顯,所以發現這些病徵後,還是應該多加留意,如情況持續甚至加劇,應盡早求醫,了解原因,以免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機。

哪些食品或藥物有效預防或治療骨癌?

如上文所述,骨癌的具體成因仍然未明,因此除了紓援病情的化療藥物外,未有其他食品或藥品獲證實可預防或治療骨癌。然而,你可在日常飲食中,多攝取鈣質及維他命D,促進骨骼健康。

確診骨癌後,生活有甚麼要注意?

心理上,患癌對任何人來說都絕非容易接受的事,但患者情緒過分低落對病情亦沒有正面作用。如有需要,患者可與醫生、家人、朋友或社工等溝通,讓他們了解你的情況,同時聽從醫生的指示,爭取最佳治療時機和效果。當然,患者自身也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,治療方能發揮最大功效。

哪種骨癌的診斷及治療方式為最佳?

癌症的診斷及治療方式十分取決於患者自身。例如,X光檢查是骨癌最基本的診斷方式,但如癌細胞較難發現或已開始擴散,醫生或須為病人進行骨頭同位素掃描等檢查,以準確掌握病情。又例如外科手術理論上是最直接解決癌細胞的途徑,但一旦癌細胞已大規模擴散或生長到極大的體積,放射治療或化學治療會更適合。

骨癌會復發嗎?

跟任何一種癌症一樣,骨癌也有復發的可能,因此患者在接受治療後,即使已完全康復,也應多加注意骨骼健康,如骨骼有異樣,應盡早求醫。另外,部分骨癌復發的個案源自切片手術對體內正常組織造成的污染,所以患者在骨癌痊癒後,也應定期檢查,以免延誤診斷復發的骨癌。

聯絡我們

我們中心的開放時間為星期一至星期五09:0017.30和星期六09:0013:00。 如果您想預約或與我們的工作人員交談,請致電+852 3598 9090

如果您想在開放時間以外與我們聯繫,請給我們留言,我們將盡快與您聯繫。

×